《大国金融崛起》
出版说明:
在2012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年度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中,欧洲银行业遭受欧债危机重创,税前利润骤减;美国银行业持续复苏,表现中平;而中国银行业成为盈利高地,共103家银行上榜,实现税前利润2063亿美元。同时,自2007年肇始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与欧美等国复苏乏力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推四万亿抗衰退、维持金融部门信用国家化等政策,至始至终都呈现“风景这边独好”。大国金融战略亦逐渐进入决策者视线,以金融战略为题的著作、论文屡见不鲜。
但中国是大国不假,却非金融大国、也非金融强国。那么如何实现中国的大国金融崛起?这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角色定位,包括在IMF改革、国际储备货币多极化、以及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应该采取何种策略;第二,中国金融体系如何改革以应对这一角色,包括中国对内各个层面的改革,如更加灵活的人民币利率制度,推动银行改革让银行真正自主经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在更加宏观和长期的层面挖掘非正式制度的对金融改革的作用等。这构成了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近几年关注的主要问题,本书即是其中的部分成果。
出版信息:
作 者: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3-11-1
页 数: 372
字 数:360000
目 录
第一章 国际金融新秩序
1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 国际金融新秩序下的策略选择:超主权储备货币与IMF改革
第二章 宏观经济与金融全局
3 全球经济失衡和汇率政策
4 人民币跨境流通渠道宜分三类进行管理
5 中国利率市场化:知不易行更难
6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第三章 深化金融市场
7 “垃圾债券”并不垃圾:鸟瞰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
8 信贷资产证券化:遭到误读的金融工具
9 如何评价信用评级机构?
第四章 货币政策工具与银行改革
10 央票何处去?
11 银行改革:一项未完成的设计
第五章 法律能为金融提供什么
12 金融和商业中的法律角色
13 陆家嘴,下一个金融城?